本人1993年10月進入中日合資企業以來,在生產一線作員工,后因工作出色及公司發展等原因,先后被提為修理、助理、組長、 班長,又因公司由單一的馬達生產擴展到軟盤驅動器的生產,被提升為生產主管,從軟盤驅動器的導入準備工作,到設備導入,人員招聘、培 訓、新技術學習、試產、量產到各種生產改善,把一個新興的制造部,與管理、技術人員協力建設成為一個成熟的團結的,能滿足客戶要求的 制造部,在此期間從未出現過一次因人員問題導致延誤出荷的情況,在管理中,人員流動性小于3%,對比同行業較穩定,且管理人員與非管理 人員比例由最初的8%降低到了2.5%(1200名員工,30名管理人員),這種降低不但是隨著生產擴大的自然降低,更多的是通過提升管理人員的 管理能力及管理積極性,合并組別的方式,在保證生產數量及質量的基礎上,達到最終的目標,對于當時公司的客戶來說,都是要求及其嚴格 的公司,如:SONY、NEC、YED(含富士通),所以,不但產品質量、交貨期要求嚴格,而且經常會有各種審核,如果審核不合格,則當即有被 停產的可能性,在幾乎每月都有審核的情況下,制造部全體人員共同努力,創造出了SONY公司中國審核分數最高有公司的成績,并SONY公司特 別批示,免除1年的審核,為公司爭得了信譽。與此同時,日資企業最富于特色的5S工作,在公司的帶領下一絲不茍地推行著,并以優秀制造部 的評定,逐漸使5S成為了生產的基礎。 隨著公司的不斷擴大,本人因工作信賴程度較高,被調入品質管理部擔當主管,因為較熟悉生產,所以及時組織其他部門人員, 對生產薄弱環節進行檢討,提出改善方案,并得到客戶認可,在此期間,我更加意識到了用數據說話的重要性,從生產巡檢、抽檢,到各種試 驗,嚴格按規定進行數據處理及分析,并帶動品管部全體人員,善于運用QC七手法,利用科學,使管理變得科學起來,在品質管理方面,另一 項重點是客戶投訴的對應,無論是本公司原因還是客戶原因,只要有投訴,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最真實的情況;最誠懇的態度;最有效的對策 (CLCA的提出),來對應投訴內容,直至客戶滿意為止。與此同時,本人一直兼任公司ISO9000、ISO14001、OHSAS18000的內審員工作,從文件 的編寫到推行、內審、直至外審,每個環節對應,并在認證通過后按體系要求進行系統的推行及維護工作,保證了各體系的有效運行。并且, 在此期間一直擔當著TUV、UL等安全認證的日常維護、認證的準備、認證的對應工作,沒有一次在認證中出現問題,保證了生產、出荷的正常進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