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意向】 |
期望工作性質: |
全職
|
|
|
期望職能職位: |
產品總監 營銷總監 品牌經理 |
期望工作地點: |
廣東省-廣州 北京市-北京 上海市-上海 |
期望月薪: |
面議 |
|
【工作經驗】 |
| | 2005年11月-2008年12月: | 大連商業城雅妮服飾商行(自己和太太在遼寧代理品牌的公司) | 企業規模: | 30-50人 | 部 門: | 總經理 | 離職原因: | 我一直深愛和享受著從事服裝行業的樂趣和刺激。今年我36歲,大連的公司已經完全上軌道由我太太和管理團隊接手,我相信還有足夠的精力,加上多年摔打過來的經驗和可以集合的資源和團隊,尋求一個有潛力的平臺, 1+1=3 、 4...,打造一個有持久影響力有霸氣的服裝品牌,這是我希望完成的心愿和追求。 | 工作描述: | 工作職責 與代理品牌總公司確定合作形式和細節 參加訂貨會確定每季貨品組合和數量 管理大連自己公司,部署銷售和推廣計劃,按時、有效的實現 拓展和物色店鋪位置,商談和確定與商場的合作條件和租賃條件 跟進店鋪的裝修細節和進度 主要業績 雖然服務不同公司多年,但自己經營生意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經驗,四年的酸甜苦辣,極大收獲和提升了如何把每項細節用最小的成本達到理想的效果(包括店鋪的選址和條件的談判,店鋪裝修的工程和物料,甚至細到制作一張海報材質的選擇…….)。 因為是真金實銀用自己的資金買貨,所以在巨大壓力下領悟了如何把買貨的計劃與不同城市的不同客人的需要最大程度的結合,用最少的庫存做到最大的生意;如何確保健康的資金流,最終追求的是最理想的投資回報率。 另外因為生意需要,與各商場管理層和其它品牌頻密的接觸,對休閑市場的現狀和空間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和觸覺,也同時跟東北各商場的管理層和業主建立了非常好的關系和工商、稅務各方面的人脈。 | |
|
|
| | 2004年4月-2005年10月: | G2000(縱橫2000有限公司) | 企業規模: | 500-1000人 | 部 門: | 采購部 | 職 位: | 采購部經理 | 離職原因: | 岳父突然心臟病去世,回大連陪伴太太和家人,接管岳父留下事業 | 工作描述: | 工作職責 每周聯絡組織三區采購人員,整理、分析和修正國內代表性城市以往訂貨時間段的銷售報表作為未來訂貨計劃的重要依據。 每季與總部設計部,香港等其它地區的采購部3-4次會議經驗交流,統一未來一季設計理念,潮流分析和整體規劃,再根據公司的年度經營目標任務,制定未來一季華南、華中和華北適合各自市場的貨品組合和訂貨計劃,并主持和監督整個計劃案涉及公司各個部門的按時、有效的實現。 定期巡視主要城市店鋪,與地區的銷售部門直接溝通,了解當地的消費習慣和喜好,檢討之前配給的貨品組合和款式是否合理,立即做出調整動作。 培訓三區的各級采購人員技巧和能力的提升。 組織和策劃三區訂貨會。 主要業績 研究和了解入職之前三區的銷售和庫存狀況發現,商務休閑對比大眾休閑,貨品生產的工序和時間都很長,銷售之后發現有問題補救調整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稍有疏忽,買錯面料、款式或者尺碼,就會直接造成某店鋪某地區一季銷售的癱瘓,而又因為每件貨品的價格都不便宜,一旦滯銷,庫存積壓,降價都很難消化。所以在訂單之前一切準備、了解、溝通、分析的要求和強度要大很多,而且要反復推敲。在完全領會公司設計部未來一季設計理念后,三區因地制宜,制定未來一季適合各自市場的貨品組合和訂貨計劃,細致到布料、顏色、尺碼,保證最大的盈利和非人為錯誤的庫存。任職的幾季銷售,對比以往同期都有30%-40%的升幅。 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習慣,自己以身作則,同樣教育感染整個團隊,鼓勵隊員拋開自己的主觀感覺和盲目跟風,一切以反復推敲的數據和實際例子作為決定地依據,把自己的經驗結合實際的案例與他們交流分享,欣喜他們的快速成長,因家中變故離開公司時三區采購已經可以獨立運作并得到總部的認可。 | |
|
|
| | 2002年7月-2004年3月: | 堡獅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企業規模: | 1000-9999人 | 部 門: | 采購部 | 職 位: | 采購部經理 | 離職原因: | 新的機會,新的挑戰,吸收多方面的技能,極大地提升實戰能力和應變能力 | 工作描述: | 工作職責 堡獅龍公司打造另一新品牌“斯柏高SPARKLE”,所以先要參與規劃確定新品牌的定位,營銷和貨品策略,每一項目完成的時間表,大部分項目還需要與原堡獅龍的各部門和集團工廠溝通,確定沒問題后,才能順利進行正常采購部的職責 打造新品牌,沒有以往數據和經驗,又要脫離堡獅龍的影子,讓客人耳目一新。根據貨品規劃出設計圖、決定布料和輔料、出版單、與集團工廠溝通按時出版、打布版、打色版、批版、修改再重復。。。一步一腳印,從無到有。最終呈現整盤貨品的組合。 根據定稿的貨品組合,再聯絡營運部門和財務部得到確定新品牌的年度經營目標任務,制定采購計劃,并主持和監督整個計劃案涉及公司各個部門和工廠的按時、有效的實現。 共同審核和確定與貨品密切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包括店鋪裝修風格、貨架道具、應用軟件等等。 參與策劃和安排新品牌推出在上海的大型展示會和訂貨會。 組建商品部門,指導設計、跟單、打版師傅、采購的協同合作和培訓。 主要業績 新品牌,一切從零開始,一年后陳慧琳代言,在上海開發布會宣布強勢誕生,全國各地將近30家旗艦店先后隆重開業,中間的過程是艱辛和高強度的,但是親自參與,從無到有,一切的收益和感受是在已經成熟運作多年的品牌無法得到的。 | |
|
|
| | 1993年1月-2002年6月: | 廣州虎威華僑企業有限公司(佐丹奴) | 企業規模: | 1000-9999人 | 部 門: | 銷售部(4年);采購部(6年) | 職 位: | 店鋪主管;資深采購主任 | 離職原因: | 安心十年打基礎,堡獅龍創立新品牌,新的機會,新的挑戰,吸收多方面的技能,極大地提升實戰能力和應變能力 | 工作描述: | 工作職責 店鋪主管—— 主持店鋪的交接班會議,傳達公司的通知和部署安排。 店鋪同事的作息安排、指導和基礎培訓。 參與組織統籌店鋪大型活動,例如清貨行動。 時刻留意貨品貨量和銷售情況,及時調整位置,缺貨馬上在線補貨。 參加公司每周的銷售會議,保持與其它店鋪和部門的密切溝通。 出差指導加盟店的管理運作。 資深采購主任—— 根據采購部經理給到的經營目標任務,制定未來一年/季的負責商品組合計劃和銷售計劃,(貨品的種類和組合,面料和尺碼的確定,成本和銷售價格的制定,貨品的推廣計劃等等)。 跟工廠密切溝通,確定樣板的批復確定,出尺寸表、做工細則和訂單明細合同給到工廠,跟進生產進度確保計劃的貨期,到工廠檢驗貨品和外包裝質量。 貨品推出后,密切留意每款銷售的情況對比原來采購計劃作出即時的反應(銷售很好是否需要加單,銷售不好是否馬上調整生產計劃,和銷售部門商議調整推廣促銷……)。 協助采購部經理組織訂貨會。 95-96年因為公司庫存積壓非常嚴重,被單獨委任組織公司各部門用一年的時間清理庫存,每周直接向公司總裁報告。 主要業績 佐丹奴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每家大的店鋪每天銷售額都是幾十萬,所以可以快速學會對店鋪每一細節工作的掌控、運作技巧和快速反應。快速提升和同事溝通的技巧,明白團隊成員如何分工協作提升戰斗力,熟悉和掌握貨品和銷售人員(硬件和軟件)如何更合理地處理和配合,發揮最大的能量。 在店鋪成長后有更多機會出差到加盟店協助,從店鋪內走到店鋪外,有更多實戰的機會掌握加盟店和自營店運作技巧的不同,也開始跟師傅學習怎樣專業去判斷一家店鋪的地理位置、店鋪大小和形狀、客流狀況對銷售的影響,還有怎樣根據加盟客人的資金狀況和管理經驗的多少安排不同的貨品組合和數量達到最直接最有效的銷售。技巧的合理運用到店鋪,銷售對比之前都有50%以上的升幅。 佐丹奴采購部工作范圍其中包括買貨、指導和監督生產、驗貨和評定工廠,所以和不同工廠的生產和技術部門密切接觸和學習,多年積累,有經驗和能力判斷不同工廠的生產能力、采購能力、設計打樣能力、應變能力和是否能滿足公司的需求,熟悉服飾的生產流程、印染工藝、制做工藝、原料和輔料的采購生產時間、市場供求情況和價位。。。 95-96年,與公司各部門群策群力,用不同的方式一年的時間清理了幾十萬件積壓庫存,松綁了公司的壓力,沒有影響品牌的形象和正價貨品的銷售,還有不錯的毛利,受到公司的嘉許。 97年與幾個同事作為先頭部隊進軍東北大連,建立佐丹奴華北分公司。 | |
|
【教育】 |
1992年9月 - 1995年7月 | 廣州師范學院 | 計算機應用和財會 | 專科 | 專業描述: | 95年廣州師范大學微機應用和財會專業畢業,建立了對數據分析的興趣和基礎,還有電腦報表生成的技巧和應用,對于之后提升采購部的工作的效率有很大幫助。
工作期間佐丹奴的培訓在業內因為專業,有針對性和成效顯著被尊為服裝零售行業的少林寺。在佐丹奴10年期間幾乎每年由淺到深,根據級別、工作性質和職責不同,根據工作需要提供的不同階段、循序漸進的培訓,例如“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管理人員為培訓者”。。。為未來走的更快更高建立了扎實的基礎。
后期的“管理精英訓練營”和“休閑品牌管理課程”有針對性地清晰和指導了作為與時代并進服裝品牌管理者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
|
|
【附加信息】 |
| 自我評價: | 經驗水平:
1993年進入服裝行業至今16年,工作和經營過的品牌公司有佐丹奴、堡獅龍、G2000等,完全經歷了國內休閑服裝市場的萌芽、發展、演變和逐步探索模仿到日趨成熟整個過程,其中11年任職采購部主任到采購部經理,主力和擅長的工作是:
1:與公司設計、生產、營銷、企劃、財務部門協同合作,組織下屬和各區采購團隊,仔細、科學地分析、整理和總結已經發生的銷售結果和貨品的反應的報表數據作為基礎依據,結合國際和國內最新市場和潮流的變化和發展的趨勢,再根據公司的年度經營目標任務,制定未來一年/季的商品組合計劃和銷售計劃,并主持和監督整個計劃案涉及公司各個部門的按時、有效的實現。
2:每期新貨推出后,密切跟進和檢討實際銷售情況是否符合原計劃,與營銷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時刻留意市場的變化、競爭品牌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和一些突發事件對銷售的影響,最快時間做出相應的調整建議和決定,例如是否調整生產計劃、是否調整推廣計劃、貨品是否需要區域性的調動等等,最終目的讓每款貨品放在最適合的天氣、最適合的銷售地區、最適合的位置、最適合的客群,達到最大的銷售和最大的利潤。
3:采購部之前四年的零售管理和任職采購部管理過程中與自營、加盟不同銷售部門的密切溝通,完全熟悉和掌握貨品和銷售人員(硬件和軟件)如何更合理地配合,如何更科學地根據一家店鋪的地理位置、店鋪大小和形狀、客流狀況,甚至加盟客人的資金狀況和管理經驗的多少安排不同的貨品組合和數量達到最直接最有效的銷售。
4:每年都有統籌組織4-5次不同規模、不同形式、不同地區、不同對象的訂貨會、品評會或者展示會,對于操作和流程已經非常熟悉,對于怎樣安排取得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心得。
能力水平:
多年工作的追求和成就感來自于為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實現最大的投資回報率。主要體現在:
1:多年服務不同性質、不同背景、不同經營理念品牌的實戰經驗,大大縮短自身對新公司的了解和磨合過程。
2:多年認識的其它品牌、商場和工廠的廣泛朋友網絡,一直保持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可以獲得最快、最全面、最準確的市場信息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3:多年策劃參與各品牌的清貨計劃,對近年商場和各品牌為爭奪市場份額日趨慘烈、五花八門的推廣活動的了解,非常清楚庫存壓力是公司盈利的最大敵人。
針對清貨---個人心得是很多公司往往走常規選擇節假日或者季末才進行清貨行動,弊端有三:①節假日各商場趁機提高合作條件以及國家法令對銷售人員薪資的保障導致期間運營成本大幅上升,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結果是沒有利潤甚至虧損。②季末所有品牌一哄而上,一些山寨牌子的動作更加瘋狂,都在失去理智比拼價格,原來計劃中已經甚少的利潤,要銷售就沒有辦法保證;③客流暴增,監管人力有限,嚴重失貨率導致直接的損失。
大量庫存積壓會完全打擊之前的一切努力產生的利潤和信心,先甜后苦的滋味確實難受。保持貨品的健康銜接和流轉,用最少的庫存做最大的生意,用最短的時間實現最大的投資回報率才是根本的追求,如何做到,列舉部分個人心得:
A;新貨推出后,密切地分析數據和保持與銷售部門的溝通,最多1-2周就完全清晰新貨銷售的好壞和原因了,馬上作出針對行動:銷售好是否來得及追單補貨或者是否有相類似的款式提早推出保持銷售的旺勢;銷售差但有潛力的款式調整價格、位置、店鋪,有設計問題不適合市場的馬上挪去清貨場處理掉。極大保證每款貨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B:對品牌分布城市和地區,甚至每家店鋪地理位置和購買人群喜好的熟悉,之前計劃好合理的貨品組合比重和配給適合的款式,貨品上場后根據不同城市和不同店鋪的銷售反應,確定是城市和客群消費差異的,運用物流的便利立即進行調動,別輕易就降價清貨。
C:對合作工廠生產當季服飾的比重、不同階段的生產能力、采購能力、應變能力和當季服飾制做工藝的難易、原料和輔料的采購生產時間、市場供求情況的深度熟悉和了解,包括不斷更新市場和潮流信息,有計劃儲備主打原料,保證暢銷貨品不間斷更替和追單的可能,千萬別因為擔心和保險而無謂地多生產成品造成最終的積壓。
4:擁有廣泛的工廠資源,了解和有能力判斷不同工廠的生產能力、采購能力、設計打樣能力、應變能力和是否能滿足公司的需求,熟悉服飾的生產流程、印染工藝、制做工藝、原料和輔料的采購生產時間、市場供求情況和價位。。。保證到滿意穩定的質量、準確的貨期和合理的成本。
5:在東北市場打拼多年,對東北服裝市場的現狀和發展空間有更深度的了解和體會,也同時跟東北各商場的管理層和業主建立了非常好的關系和各方面的人脈。對于有志發展東北市場的公司會有極大的幫助。
|
|
【聯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