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輔料開發 根據設計師的提供的實物,圖片和文字描述,并揣摩和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和需求后,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這些地方去通過網絡,展銷會,同行的介紹,供應商數據庫尋找合適的供應商。打樣過程中注重了解產品的生產工藝,價格構成,產品性能,生產交期等初步信息,同時我每次要求讓供應商提供類似產品供我們公司選擇和參考,拿到初樣后進行審核和對比,把產品信息和供應商信息輸入數據庫。并交給設計師確認,及時最終設計師的確認修改意見,并同供應商去商討和改進,最終確認的產品作為封樣,設計師,采購人員,供應商三方各存一份,并由采購來為產品編制一個產品編碼,比如一個16L的塑脂紐扣的代號為“BT002”。便于以后的訂貨和查找。 同一產品至少要開發2-3家的供應商,并且對產品的價格構成,原材料價格的現狀,性能,流程和工藝,交期要了解有把握,不定期走訪供應商,下車間,用專業來提升威信,用專業來贏得尊重,用專業來減少采購成本。掌握大貨采購時的談判主動權和可選擇性。 2.面輔料大貨采購 拿到成衣部提供的買家成衣數量,根據用量,合理損耗,倉庫同一產品的庫存數量,來算出實際需采購的數量(采購單),供應商選擇:與前期已開發的供應商就這個大貨定單逐一溝通一次。就以下具體事宜再確認最佳供應商,減少采購支出,降低質量和延期風險,一個前期的失誤會導致公司的資源和財產的流失,提高抗風險能力。 3.建立在現實狀況下控制采購成本 了解FOB成衣采購總價,關稅,運費,報關費等; 了解成衣的零售價或批發價。 這之間存在一個倍率,每次采購的時候,算一下這個倍率。定期根據季節,數量,款式來用坐標分析倍率的曲線圖走向,來說明你的采購支出。在基于產品本身價格的同時,這個倍率讓你心目中有了一個上限價格的底限。 生產的原材料的價格浮動也會影響到成本價格的浮動,如果因經濟不景氣,原材料的價格下跌,那么成本的價格也應該得到下降,所以在談價格的時候也要和供應商談原材料,數量。供應商有能接受的,把供應商的利潤點控制在合理的數據內。如果還是按照原價的基礎去采購下批大貨,那么是公司的利潤少了。 采購只公司的利潤中心 4.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是為了能為本公司帶進一批認同我公司企業文化,負責任,有信譽的,同時能符合我公司自身需求發展的供應商。通過供應商的管理和審核,能夠資源不斷拓展和整合,信息渠道廣泛,來尋求符合我公司產品需求的公司,包括通過以往定單的交期,品質,配合度,價格等種種記錄來分析對方的交期是否及時?價格與同等材質的非長三角地區的高低?是否因質量問題和交期問題而延誤和影響了成衣的生產進度?退貨率是多少?疵品率?信譽等級?以此來不斷篩選和淘汰供應商.資源的不斷優化和整合,不論有無定單,不定期的聯絡和溝通,尋找雙方的合作機會,把開發供應商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確保公正公平,營造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局面,知道市場同行的競爭,靠的是質量,價格,信譽,與供貨商的共贏關系才能是有利于提供企業利潤 5.價格再次確認:價格是否同之前打樣開發階段的報價,是否因原材料的價格和此定單大貨數量有價格變動。爭取該爭取的,盡最大程度減少采購成本,把供應商的利潤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6.生產周期再次確認:根據當時工廠的生產安排,能排出一個最合理最快的大貨交期。是否需要分期交貨。 7.付款方式再次確認:公司的周轉資金是否順暢,取決于公司和終端買家的簽定付款帳期,公司與供應商簽定的付款帳期。所以本著長期合作,彼此信任,和供應商處理好關系,盡可能爭取原材料的付款晚于或接近買家的支付給公司帳期,趨于平衡,不要造成資金的長時間囤積和空缺。 8.品質管控 對于每個定單,不管數量的多少,QC每次驗貨后需把任何一個驗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我,每隔3個月會以書信和電話的形式與供應商開會,并列舉同行業的某某公司的產品的質量報告,希望供應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之前的發現的品質問題與供應商商討生產的技術難關。問題出在哪?是技術壁壘還是生產設備原因? 9.成衣Merchandiser i).因為2009年1月國家頒布出口針織上裝配額的取消。公司把新開發的一個美國客戶的定單放在中國生產。以熱轉移印花為主的基本款式,有108萬件。 ii).因為客戶需要對我司的工廠驗廠合格后才能拿到定單。在江,浙,滬一帶去實地拜訪一些工廠,并了解工廠的生產加工,管理模式,產量,生產線工序,工廠規模,強項,面料車縫優勢,產品最終出口國或地區等相關信息,并做好信息歸檔整理工作,反饋給客戶。在得到客戶的基本確認后,填寫相關的factory compliance表格并安排客戶在上海的辦事處QA去驗廠。 3.衣服打樣,報價,確認,生產,中期,尾期驗貨,進倉日期來安排船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