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輔料開發 & 采購 國外總部設計師要求在中國開發的樣品。通過實物或彩色圖片,并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和需求后,去供應商數據庫,客戶介紹的一些單位聯系,我讓這些單位介紹一些做該產品的他們的供應商。打樣過程中注重了解產品的價格,產品性能,生產時間等信息,并讓供應商提供類似產品供我們選擇和參考,或許其余類似產品更能符合設計師的需求和創意。拿到樣品后做好相關信息分類和登記,然后給設計師確認并最終反饋意見。開發新樣品,為國外設計師尋求樣品,提供價格參考,并出具的產品的相關報告,如面輔料測試報告,起定量,起染量,生產周期,價格,特點,特殊注意事項。每一種產品開發至少2-3家供應商,并收集相關信息,存檔工作。配合設計師開發新產品,開發新客戶,接到新定單。把產品質量要求,創新元素,客戶服務,產品交期融合在一起,確保公司與客戶的長期業務往來,成為客戶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和指定VIP供應商。 采購大貨: 根據國外買家的成衣采購單,來算出定單的面輔料需求量(采購單),供應商選擇:與前期已開發的供應商就這個大貨定單逐一溝通一次。就以下具體事宜再確認最佳供應商,減少采購成本,降低質量和延期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確保不要因為一個環節的失誤造成公司資源和財產損失,并最終安排合同的簽定,根據大貨交期提前安排海運或空運定艙。在合同簽定后和交貨之間環節,對帳,開票,付款跟進由我同事來負責。 i)建立在現實狀況下控制采購成本 按照成衣銷售價除以一定的倍率(倍率是由公司設定的)。打個比方一雙鞋子的銷售價格是RMB 960,倍率是4的話,那從供應商采購價格應該控制在RMB240之內。采購成本對外,對非本部門人員是保密的,即使是公司其他部門同事。采購成本的泄露會間接會導致惡性競爭,導致供應商資源失衡,質量也會收到一定的影響;另外一個方面的話,生產的原材料的價格浮動也會影響到成本價格的浮動,如果因經濟不景氣,原材料的價格下跌,那么成本的價格也應該得到下降,所以在談價格的時候也要和供應商談原材料,數量。供應商有能接受的,把供應商的利潤點控制在合理的數據內。如果還是按照原價的基礎去采購下批大貨,那么是公司的利潤少了。 ii).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是為了能為本公司帶進一批認同我公司企業文化,負責任,有信譽的,同時能符合我公司自身需求發展的供應商。 供應商管理的方法:資源不斷拓展和整合,信息渠道廣泛,來尋求符合我公司產品需求的公司,包括通過以往定單的交期,品質,配合度,價格等種種記錄來分析對方的交期是否及時?價格與同等材質的非長三角地區的高低?是否因質量問題和交期問題而延誤和影響了成衣的生產進度?退貨率是多少?配合度?信譽等級?以此來不斷篩選和淘汰供應商.不論有無定單,把開發供應商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以達質和量的雙贏。 i)價格再次確認:價格是否同之前打樣開發階段的報價,是否因原材料的價格和此定單大貨數量有價格變動。爭取該爭取的,盡最大程度減少采購成本,把供應商的利潤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ii)生產周期再次確認:根據當時工廠的生產安排,能排出一個最合理最快的大貨交期。是否需要分期交貨。 iii)付款方式再次確認:公司的周轉資金是否順暢,取決于公司和終端買家的簽定付款帳期,公司與供應商簽定的付款帳期。所以本著長期合作,彼此信任,我會和供應商處理好關系,盡可能爭取原材料的付款晚于或接近買家的支付給公司帳期,趨于平衡,不要造成資金的長時間囤積和空缺。 品質管控 對于每個定單,不管數量的多少,QC每次驗貨后需把任何一個驗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我,每隔3個月會以書信和電話的形式與供應商開會,并列舉同行業的某某公司的產品的質量報告,希望供應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之前的發現的品質問題與供應商商討生產的技術難關。問題出在哪?是技術壁壘還是生產設備原因? 成衣Merchandiser(兼總經理助理) 1.開發服裝加工廠,去了解工廠的生產模式,工廠規模,生產做工強項,面料車縫優勢,產品最終出口國或地區,一般密集型勞動力市場價格去開發成衣加工廠,并做好信息歸檔整理工作. 2.拿到報價樣衣后,第一時間樣衣寄給工廠報價&打樣,并審核做工和花型,縫制效果是否同樣衣?然后作出考評和改善意見,如果是CMT加工合同,我需告知工廠的大貨面料,輔料的交期何時可以到工廠,這樣方便工廠作好生產安排. 3.帶QC去看初期,中期,尾期三次成衣品檢,并和工廠的技術人員探討做工,和生產主管談交期. 4.根據成衣工廠最終確認給我的可完成時間來和物流人員談論進倉時間,以便安排船期出運. |